6月12日15:00,由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和考夫曼基金会举办的“企业家和慈善论坛”——第八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专场会议在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安中楼302教室举行。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名誉院长赵曙明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副校长Joel Glassman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院长Charles Hoffman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亨利•布劳格管理学院戈特布里/密苏里战略管理讲席教授Marilyn Taylor博士、美国非营利考曼夫基金会Robert Strom教授、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Frank Hoy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Chi Anyansi-Archibong教授、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和伊拉斯姆斯战略慈善中心Lucas Meijs教授及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博士生赵宜萱女士和白晓明先生,以及来自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的MBA、EMBA同学参与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专题研讨会由Marilyn Taylor博士主持。
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名誉院长赵曙明院长首先致辞,对各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所有在座的老师、同学,特别是MBA、EMBA同学来参加此次活动。赵曙明教授对举办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做了简要的介绍。接下来由本次研讨会主持人Marilyn Taylor博士对参与本次研究会的各位学者及他们所要汇报的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她对本次研讨会的前期研究合作和研究进展做了通报。
本次研讨会的学者对美国、非洲、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家慈善行为进行了探讨和梳理。
Marilyn Taylor博士通过对美国两位著名的企业家“M”先生(Mario Marino)和“K”先生(即Ewing Marion Kauffman)的慈善行为进行比较,指出了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共同点,同时也指出不同的企业家在参与慈善活动时可能存在的不同。Robert Strom教授认为可以将慈善家行为分为个人慈善与企业慈善。企业家个人的慈善行为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了获取社会利益而进行的行为。而企业慈善则是企业家用“别人的钱”,但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政治捐赠行为或是捐到其他有争议性或有社会危害的活动中去。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家的慈善行为各有利弊。它能为新创企业带来社会性利益,政府会为企业带来激励创新的政策;但与此同时,新创企业也可能会对企业家慈善行为领域带来一些坏的影响。所以需要有法律或者政府机构来推动企业家慈善行为的规范化。要保证企业家拥有捐赠的自主权和渠道选择权,不能盲目鼓励企业去参与慈善,除非能给企业带来利益。Frank Hoy教授以邵逸夫先生和Henry W. Bloch的经历开场,谈到在家族企业中的企业家的慈善行为。他认为应从商业和慈善行为两个角度对企业家的具体行为进行探讨。慈善作为个人财富的一种分配,涉及到企业家的财富管理理念及家族成员的继任管理及遗产税等问题。如果家族企业企业家认可社会责任、没有合适的家族接班人或是遗产税较高,企业家都会倾向于将个人财富用于慈善。
Anyansi-Archibong教授则对非洲的私营企业及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做了阐述。她认为在非洲,新兴企业家与上一代的企业家在参与慈善时候的表现是不一致的。她认为部分企业家是受到宗教与文化使命的驱使进行慈善捐赠的,同时部分企业家可能会是有兴趣致力于解决贫困,或是愿意为别人提供教育机会。她认为在非洲企业家慈善行为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受捐者与捐赠者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基金的分配效率不足或是管理不力、社会需求估计不足多样性水平等。
Lucas Meijs教授对欧洲不同时期的慈善行为及慈善意识做了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慈善行为模型做了比较。欧洲的企业家的慈善兴趣非常广泛,包括了教育、国际援助、文化及至体育运动等。企业家们已经开始关注于组织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他们更希望探求问题的本质,而不只是解决问题。同时,“慈善企业家”要具有如下特征: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
博士生赵宜萱女士和白晓明先生认为,由于中国传统的“善”文化的存在,所以中国的企业家慈善行为是具有着文化和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于慈善行为同时存在着利已和利他的可能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但是,由于企业家个人、组织、社会及法律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企业家慈善存在着地域和行业的非均衡性、捐赠行为的非系统性、捐赠行为非自主性、捐赠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赵宜萱提出应建立符合市场伦理的商业准则、改变政府主导的慈善模式、将企业慈善作为社会慈善的补充战略。
针对其他听众提出的问题,各位学者也提供了自己的见解。最后Marilyn Taylor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她在总结各位学者的发言和讨论的基础上,指明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调。她认为,各位学者对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动机、方式的共性做了总结,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慈善行为也做了阐述。通过讨论,大家更好地理解了当前国际背景下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也为更好地推动全球背景下的企业家慈善行为提供了建议。
供稿人:白晓明